以創意為決勝點的21世紀中,創新好像高不可測。其實,週遭能有許多激發創意的點子,尤其,要懂得向你的對手「借力」。
書名:借用創意,你最快出人頭地
作者:大衛.墨瑞(David Murray)
譯者:林麗冠
出版社:大是文化
出版日期:2010/08/03
裝訂:平裝
《財富》(Fourtune)雜誌曾對美國頂尖ceo做過一項意見調查,結果「創新」被列為組織主要的優先考量。管理大師湯姆‧畢德士(Tom Peters)也說:「共識已經浮現:創新必須成為大多數公司的『主要工作內容』。」
在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(A Whole New Mind)一書中,作者丹尼爾‧品克(Daniel Pink)用電影劇本的譬喻來解釋人類經濟發展:他說,第一幕是農業時代,主角是農夫;第二幕從19世紀工業時代開始,主角是工廠工人;第三幕是資訊時代,主角是知識工作者,我們都在資訊時代長大,為了生存,必須大量蒐集和傳播資訊。但是到了21世紀,資訊已經變成了「商品」,我們處在即將變換布幕的瞬間,品克稱之為概念時代(Conceptual Age)
創新,新世紀工作技能
想要成為下一幕的主角,就得要有變身成為「創意工作者」的能耐,其中創意工作者的工作本質就是將從既有資訊的管理,轉為新資訊的創造!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從谷歌(Google)打上關鍵字搜尋,就能瞬間在幾秒中內跳出幾百萬筆資料。資訊的產出,已經不是難度,重點是,你要如何從茫茫網海中,挑出你要的素材,然後將其轉換成為新的東西。
對現在的創意工作者而言,必須得「創造」構想,而不是「消費」或「管理」構想。
誠如丹尼爾所說,人類經濟活動不斷變遷,從農業到工業時代,再到現在的資訊爆炸。以往的產品生命週期能夠以數十年作為單位,但現在卻以年、甚至月來衡量。
說到蘋果(Apple)這家2010年最佳風雲公司,截自2010年12月,蘋果因為推出iPad而站上320美元股價高峰。TIME雜誌讚其「神奇且革命性的發明」,蘋果因為推出創新mp3播放器─「iPod」,手機「iPhone」,甚至電腦也轉變成為輕薄易攜的平板電腦「iPad」紛紛對這三樣產品帶來革命性的改變,執行長史蒂芬賈柏斯(Steve Jobs)也因此剛被選為近十年最佳CEO 。賈柏斯的創新泉源何在?
成熟的詩人剽竊
若能請到賈柏斯開堂創意的課,恐怕他會在偌大投影螢幕上投射出:「不成熟的詩人模仿;成熟的詩人剽竊。」(語出詩人艾略特T.S. Elliot)
剽竊?真的?
商業史上,借用創意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兩位吒叱風雲的比爾蓋茲(Bill Gate)和史蒂芬賈柏斯之間的戰爭。
蘋果與微軟最先並不是競爭對手,而是合作夥伴。
當年,微軟(Microsoft)正幫IBM撰寫程式軟體,而賈柏斯也找來比爾蓋茲為蘋果的麥金塔(Mac)開發軟體。在產品發布之前,賈柏斯把麥塔金拿給蓋茲看。在電影微軟英雄(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)中,也演到這一幕:賈柏斯把電腦擺在比爾蓋茲前,還明令連滑鼠都不准碰。在賈柏斯理想狀態中,這個電腦將會是第一個使用滑鼠和圖形視窗介面的商業產品。但比爾蓋茲看出這項產品的潛能,回去之後,馬上開發下一代的MS-DOS作業系統。賈柏斯後來勃然大怒,馬上跟比爾蓋茲對簿公堂,但蘋果其實也是五十步笑百步。因為,麥塔金的概念其實原先是賈柏斯到全錄(Xerox)參觀時,「學習」過來的。
無獨有偶的,剛被時代(TIME)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的馬克左克柏(Mark Zuckerberg)在創立臉書(Facebook)成名後,也被指控竊用同校同學的原始概念。不過在電影社群網站(The Social Network)中,飾演馬克左克柏的演員在協調委員會中,大聲的反對這項指控,他說:「你們根本沒有創造facebook,因為有的話,你們早就『創立』了。」
創新終究只是成功的第一步;到最後,執行的速度才是到達成功的關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