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化在今天席捲整個地球,傳播鬼才麥克魯漢說:「媒介就是訊息。」
「媒介是感官的衍伸。」是的,沒錯!但縱使媒介在今天我們的生活過的更
加方便,可以在深夜與美國的親友談天,有如他們就在身旁。縱使隔著再寬
廣的海峽,也好像就在身邊一般。科技給我們帶來「地球村」的觀感。
但是「地球村」的科技愉悅,順勢帶來了快樂嗎?
在這邊我想要提出,我觀察到的現象──「文化氣味的消逝。」
什麼叫做文化氣味?「一項產品中可以感覺的到此產品的出產國特有的文化氛圍。」
原住民的小米酒、日本的壽司、懷石料理、美國的漢堡...。有著濃厚文化氣味的產品,
其特點是只要一提出產品名稱,就可以在馬上聯想到此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民情。
文化氣味的產品可以在服飾、飲食市場中被發揚顯大。商人藉此豢養消費者,打出
響亮的異國風情廣告文宣,吸引消費者。
於是...吃下「肯德基」的「墨西哥雞肉捲」,就彷彿來到滿是仙人掌,戴著大盤帽
大鬍子的墨西哥大叔身旁;一口咬下「照燒豬肉堡」,就好像已經去過日本東京。商人
用滿滿永不停歇的廣告,刺激消費者渲染出一種「只要使用本產品,就可以帶你環遊世
界」。時尚界也盡然如此,今年秋冬流行中國風、明年春夏流行波西米亞風、後年走神
秘印度風。不管你是白種人黃種人非裔...一律穿上泰國沙龍、畫上藝妓櫻桃小嘴妝。
自由市場經濟的原理使「全球化」的現象更加展露的淋漓盡致。
但是「全球化」的現象在傳播產業中,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。
財團投資一項計畫,務必要使它銷售到全國,若是文化氣味太過濃厚,便會在當地格格
不入,文化產品出現「折價作用」。因此商人追求以最小成本達到最大利潤,的基本原則?
他們務必使其產品更加「大眾化」。
而大眾化的結果,出現兩個結果── 一是「強者愈強」,二是「文化氣味的消逝」。
第一項現象是強勢的,硬行進入我們的生活,我們處處可以看到「西方國家」的影子。
其中又以美國為最。
HBO影集節目「慾望城市」廣為全球觀眾收看,大家如數家珍凱莉的幾個前男友,莎
曼珊的性開放,甚至進而認為獨立女性就該如此、紐約的真正風貌如同影集所演。HBO行
銷此節目時也正在行銷美國人的觀念,將閱聽人的意識形態重新形塑。於是不管你身處
的國家為何,你都會認為出門約會該吃西餐要配紅酒,早上該喝一杯咖啡醒腦,跟男友大
吵一架之後一定要找四格人為一組的好姐妹訴苦。或是血拼名牌鞋子以發洩壓力。
在這個同時,美國順便行銷了PRADA的鞋子、咖啡、紅酒、化妝品、審美觀...。
別忘了文化的行銷之後,緊接下來就是經濟的隱形剝削。
那麼文化氣味的消逝呢?日本國家以此「扮豬吃老虎」。舉例來說:鼎鼎大名的
「超級馬力兄弟」是日本人所創造出來,但他們卻將其設定為義大利背景,磨菇、烏龜、
帶著皇冠的公主,聞不出一絲絲日本的味道。流行歌曲必定穿插一兩句英文,裡面描述
情阿愛阿受傷的內容,無關乎文化背景。人人皆可朗朗上口,惠妮休斯頓、席琳狄翁的
歌曲行銷全球。人人都愛小甜甜布蘭妮。那句「Baby Baby... one more time !」隨時
都可以來上一句。
全球化影響現代人的生活不僅僅於此,明顯的影響我們可以察覺得到。但是那些隱藏
在商業行為背後,需要長久觀察才能發現的現象呢?這股潮流勢不可擋,現今的我們是要
順應潮流,做個隨波逐流的現代人,亦或是反過頭擁抱舊文化、追根溯源?這些,目前還
沒有明顯的答案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