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

良知使人高尚─追風箏的孩子



我先看了小說,才又去租了電影來看。
看小說的那個經驗是很震撼的,作者卡勒德‧胡賽尼是個說故事高手,一方面也要多虧譯者的用心,使得這本中文版本讀起來十分順暢,沒有語言的隔閡。

書中洋溢著中東阿富汗的文化跟景色, 胡塞尼 先生用剛好的篇幅述敘阿米爾家鄉的景觀,我也靠著文字敘述從字間建構出自己的想像,這就是閱讀的好處,藉由讀者的想像,每個人的阿米爾都不一樣,卻因為作家的敘述有著相同的個性,活躍在每個人的心中。
從來沒有閱讀過阿富汗人的小說, 胡塞尼 先生從小就在阿富汗生活,後來搬至法國,又在美國唸完大學,工作,曾當過醫生、現在是專職作家;看完內容後,再看胡塞尼的經歷,可以發現追風箏的孩子處處充滿他成長影子。

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
除了文字敘述十分順暢,阿富汗的生活也是引人入勝的地方。根據他們的傳說:「阿拉創造了世界後,把創造時所製造的垃圾聚集一處,那就是阿富汗。」從本書了解阿富汗人的價值觀是悲觀的,他們重榮譽,也尊重禮待客人;他們信仰虔誠。

「搬去美國這麼多年,美國使你變的樂觀。」
「阿富汗人總是說『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。』」
於是我再也不用靠好萊塢的電影、影集當中,了解他們,對他們的印象不僅止於纏著頭巾的中東民族拿機關槍掃射無辜路人,他們不是好萊塢固定壞人班底,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、民俗,至親至愛的家人及對道德的堅持。


沒有良知、沒有善念的人是不會痛苦的。
很喜歡這句話,也是小說裡一切懺悔的根源。阿米爾的爸爸跟阿米爾無時無刻都在懺悔,他們有懺悔的能力以至於做出許多善行,改善這世界也改變自己的生命,使得這個故事呈現高度的人道關懷。 胡賽尼 先生也做到書本裡的阿富汗人對他的要求「把阿富汗的故事寫出來,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事。」
關於電影
看完小說之後,想一探究竟阿富汗的真實面貌,查了資料發現電影也頗受好評。
(至少是得了好幾個入圍獎項)未料看完卻有點失望,也許礙於電影長度無法敘述鋪陳兩個小孩的友情有多麼珍貴難得,不能看出哈山這個角色在電影中舉足輕重的關鍵性,劇情有好多都避重就輕。包涵對阿富汗戰前後的對比,阿米爾爸爸與阿米爾由父子尷尬轉向父子情重,離家後哈山的忠心耿耿,以及阿米爾與神學士對決的正義性。唯一可看見的是,主角演出阿米爾因為長年愧疚而顯現的謙遜及悶悶不樂,還有故事中描述的神奇風箏大賽。

順便看電影DVD的幕後製作等花絮,十分意外居然是作家跟個電影團隊把電影拍完的,想到史蒂芬金大師跟電影導演史坦利庫柏立克合作鬼店,還會因為雙方堅持不同而翻臉,馬上就覺得 胡賽尼 先生對小說改編成電影太樂觀了。
還是建議大家只看小說就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