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

舊金山流浪記──舊金山是歷史的、海岸的、移民的



舊金山可以是歷史的。


她在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,死傷無數。當時還用瓦斯管線運輸瓦斯,當8.6級大地震天地搖時,瀉出的瓦斯氣體引發火花;頓時,舊金山陷入一片火海,這火連燒三天三夜。看著現在精緻可人的舊金山市區,實在很難想像當初的人間煉獄情景。

舊金山還有著淘金的舊日光輝歷史。

甚至台灣地區將San Frisisco翻作「舊金山」,似乎是懷念其淘金業的昔日光輝。街道上的Cable Car叮噹車,是當時的人們為了對付相連綿延的山丘而設置的省力大眾交通工具。叮噹車,緩緩在街道上叮叮噹噹作響開過,舊金山說小不小,從市中心到海邊漁人碼頭,坐著叮噹車15分鐘內就能到達。


舊金山是海岸的。

坐著叮噹車能沿著道路一路望,從聯合廣場望進1900年代的中國城,叮叮噹噹間再望到北灘,義大利佬的地盤。露天咖啡座從咖啡館內滿溢出來,只為了享受藍天陽光風光。叮噹車,車夫拉著繩索「叮叮噹噹」間,是了,這一瞬間你能看見迷人的舊金山海岸。




海鳥、人群、有著大海鹹腥味兒的漁人碼頭,用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螃蟹做為標誌。我在這裡吃到特別讚的海鮮,卡達海鮮湯(番茄口味)。開在碼頭邊的餐廳,服務生是個銀髮魅力老頭,眨著眼一邊幫我別上吃螃蟹的特別圍巾。不一會兒又端來,舊金山特有的酸麵包Boudin,口感特別Q彈,帶著特殊酸味。我點的海鮮湯鍋chippno味道普通,不及友人Kay在回程時帶我去的海邊小館的海鮮湯鍋料多實在,但看在窗邊位置不賴,能居高臨下瞧見小船紮駐岸邊的優雅景致,33塊美金不含小費也只能認啦。再者,在這間餐廳是我少數在美國付小費的餐館用餐經驗,也算是另一項消費體驗。






舊金山的夕陽特別迷人,海岸線特別寬廣的緣故,再加上岸邊遠方總能看見自80年光陰以來,電影中最襯職的臨時演員──金門大橋。舊金山的緯度比起台灣偏高,但太陽總不吝嗇露臉,因此照片裡的光線從來都不缺,但岸邊碼頭的氣溫卻是低得嚇人。在舊金山裡,海岸、夕陽、金黃色夕陽照映下的景色都美麗得誇張,難怪電影總愛來這兒取景。舊金山的文學浪漫氣氛自她千萬年前還身處地殼之下就已經養成。





舊金山是移民的。

舊金山內每一區都有自己獨特風格建築,從聯合廣場區走至旁邊的中國城,你能驚訝的發現華人的地區到了。到處充斥的東方元素,大紅勾起的屋簷、路旁拉二胡的老人、融合西方噴火惡龍與中國龍的混種龍模型,以及,,,,,,亂紛紛的中國招牌、有點潮濕、垃圾飄忽的街旁。




起因源自舊金山淘金年代,中國人飄揚過大西洋來到美國西岸,這些勇敢的移民多為中國廣東省人,留著長長辮子以及清朝半僧光頭,因為刻苦耐勞,什麼活兒都作。因此,搶去不少洋人的工作,當時當然有種族歧視,搶劫、虐殺華人的白人幫派橫行,中國人是當一代的過街老鼠。


直到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,連燒三天的大火不僅燒毀所有建築大樓,其中也包括當地政府大樓,更包括所有官方紀錄文件。這些中國移民,又喜又慌地從家鄉廣東迎來子女、親戚,自此華人在舊金山理所當然的落地生根,開枝散葉。


有個關於舊金山中國人的笑話是這麼說的。

當時一名中國老太太左手拎著菜,右手抓著一隻活雞,千辛萬苦地上了公車。車上司機老大不高興地朝後頭喊:「活的食物不准上車。」語言不通的中國老太太,似乎聽不懂英文,仍直直往裡頭走找座位。司機又接連喊了幾次:「活的食物不准上車!否則就請你下車!」


車上另一名廣東老先生,低頭在中國老太太的耳邊咕噥幾句。只見中國老太太臉色大驚,把左手邊的菜都放下,慌張地將雞頭一扭,活雞頓時變死雞。她高聲向前頭回應:「不活了!不活了!」


說這笑話的用意原在表達,中國移民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中,得刻苦求生存。又顯現出老外對中國老太太強硬風格的刻板印象。

電影「喜福會」中,也將中國第一代移民女性在中國逃難至美國後的回憶對照,向下延伸至第二代移民,儘管語言、溝通都已經西化,卻難以擺脫儒家父權威治的陰影。在喜福會中,第一代移民媽媽多半強勢、幹練、煮得一手好菜、十分關愛自己的子女,有時卻又忍不住插手干涉太多。這鮮活的印象在短短的笑話中嶄露無遺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